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商业价值

不仅要实现数字化转型,更要登上未来的新高峰

开启您在数字浪潮前端的成功之旅

激发数字商业革新中的创意

Tectura 任命 Vincent Dubouis 出任 CEO

2025年10月10日 —— 全球领先的 AI 商业应用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Tectura 今日宣布,正式任命 Vincent Dubouis 为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CEO),接替原 CEO Mike Muller,标志着公司领导层迈入全新阶段。 本次任命恰逢 Tectura...

Tectura 荣获 2025–2026 年度 Microsoft Inner Circle – AI 商业解决方案奖

  Tectura 因卓越的销售成绩与创新策略,获得 Microsoft 的肯定。 2025 年 10 月 3 日 — Tectura 作为全球领先的 Microsoft...

小猴科技HOTO x 微软Dynamics 365 ERP项目启动

2025年8月19日,小猴科技 HOTO 与上海瀚资软件咨询有限公司 Tectura 联合举办的微软 Dynamics 365 F&O ERP 项目启动会在上海顺利举行。此次合作将借助微软 Dynamics 365 F&O 的先进架构和瀚资的实施经验,打造高效一体化的数智化管理体系,全面支撑 HOTO...

ERP+AI: Dynamics 365 F&O Copilot 应用与智能财务

生成式AI和ERP的结合,正在悄然改变财务与运营管理的面貌。根据KMPG Quarterly Pulse Survey市场调研,71%的受访企业已经在财务运营中实践AI。《2024年Microsoft工作趋势指数》也提到:79%的高管认同AI技术对企业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对于CFO及财务团队来说,这意味着他们不再只是后台的数据管家,而是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决策的创新者。 Dynamics 365 F&O Copilot作为微软旗舰AI+ERP解决方案之一,已为全球众多企业提供了智能财务运营的“新引擎”。​​基于这一技术背景,​​本指南将结合一线案例与最佳实践,为大家梳理智能财务的落地全景。 CFO在智能化浪潮中的新角色 AI时代,CFO的身份正在转型。过去,CFO主要聚焦于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但AI让他们有机会主动走向业务前台,成为推动创新和价值创造的主力。 Copilot这样的生成式AI工具,能够自动化日常繁琐事务,让财务团队能腾出时间,专注于更具战略性的业务洞察。CFO能够借助AI,带领团队从被动的“数据处理者”变成主动的“业务伙伴”,甚至引领企业文化向创新和协作方向升级。 典型变化包括: 工作重心从单一数据报表,转向综合业务分析与预测; 协作方式变得更加跨部门、数据驱动; 团队技能要求也从传统会计、核算,提升到数字化与技术应用并重。...

Novenco 如何借力 Dynamics 365 Business Central 提升全球业务管理能力?

2025年7月8日,由 Tectura 与 Novenco 联合举办的 Dynamics 365 ERP 项目启动会在无锡顺利举行,标志着双方在企业数智化建设领域的战略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Novenco:从传统管理迈向数字化时代   Novenco 创立于 1947...

跨国企业在中国部署SAP的关键考量

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业务与监管双重挑战。一方面,数据合规、网络安全、跨境传输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企业IT系统的合规性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行为加速变化,新兴技术持续涌现,企业亟需更敏捷的数字化能力应对本地市场的独特节奏。 这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跨国企业如何在中国落地“合规、安全、高性能”的本地IT架构?SAP系统作为全球主流的ERP与核心业务平台,正处在这个变革的风口。   中国市场合规环境正在“重构”IT部署逻辑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落地以来,中国建立起了以“数据主权”为核心的监管框架。这些法规不仅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数据处理行为,也适用于境外企业在华业务中产生的相关活动。 例如,对于被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CIIO)或“网络运营者”(NO)的企业,其数据本地化、跨境数据传输、敏感信息采集等行为需满足更严格的审查流程。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可能面临高达5000万元或年收入5%的罚款,甚至业务暂停和管理层责任追究。 这对跨国企业提出了明确的信号:传统“全球一套模板”的ERP部署方式,可能无法应对中国的本地法规要求。   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选择“China-for-China”的SAP部署战略? 在这个背景下,一个越来越被提及的战略思路浮出水面——“China-for-China”,即为中国业务单独构建本地化的SAP实例和合规架构。 推动企业走向这一策略的三大原因如下:   1. 确保本地合规,规避法律与运营风险 与欧盟的GDPR不同,中国数据保护法律对“重要数据”“核心数据”等概念有更细致的定义。企业需结合自身行业属性和数据敏感度,开展本地合规评估与整改。...
下一步

获取专业解答

向行业顾问寻求更多帮助